学大学,法完人
——在苏州大学2013年学生标兵宣讲团报告会上的讲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医学部2009级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的学生刘昊,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见面,也很荣幸能够作为苏州大学学习科研标兵和大家分享我的医路时光。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和我一起回顾我四年多的大学生活吧。
学会选择
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的选择并坚定地走下去。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受益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2003年的非典时期,面对生命的威胁,白衣天使们毫不退却,奋斗在第一线,为了治病救人,即使冒着极大的被感染的风险,也要时刻守在患者身边,陪伴他们战胜病魔,重获新生。那时刚上初中的我对医生这一职业产生了无比的向往,心中萌生“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愿望,经过六年的努力,高考后我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临床七年制专业,成为了一名医学生。
学会坚定
2009年从北方来到苏州上大学的我还是一个对大学充满好奇的大一新生,第一次住集体宿舍,第一次完全生活自理,所有的同学都不了解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一切都从零开始。我就像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学画者,手拿着蘸好颜料的画笔,面对着一张白纸,准备绘出人生中第一幅作品,它会是怎样的一幅作品呢?山水泼墨画?简笔抽象画?还是仅仅只是一张废纸?经过军训期间的思考,我暗自下定决心:我要用心画。每一笔都放心思进去,最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别具特色的作品。
但是,听说学医苦不如真正学医苦。一本本三、四位数页码的医学书,一遍遍的阅读记忆,一次次的理论技能考试……这时的我才知道,做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不容易,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更不易。医学知识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而且需要自己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的理解,更重要是还需要临床实践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我也遇到过某门课特别抽象,难以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特别多,学起来非常吃力的情况。也遇到过几天特别不想看书,难以投入到学习中去的状态。然而,我心想:没有礁石,就没有美丽的浪花;没有挫折,就没有壮丽的人生。既然选择学医路,我就绝不回头,正如德国法学家马斯蒂纳所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这样,每次遇到学习障碍时,我都会告诉自己不许放弃。
不久,我便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四步曲”学习记忆法:第一步是上课时认真听讲,随时记录老师讲授的重点并在书上加以标记,学会划书和记日常笔记,利用上课时间尽可能多地记忆知识是最有效、最事半功倍的方法;但是,即使你上课非常认真,如果一周之内不温习,就会发现原本课堂上感觉全部记住的知识都忘记了,正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描述的,第一次记忆是瞬时记忆,很快会遗忘,需要再次强化记忆才能建立较长久的神经突触连接,所以我的第二步是,在第一次记忆后的两三天到一周之内,在快要忘记但还有模糊印象的时候再次看书温习,并且要仔细阅读全部章节,划出上课时忽略的小知识点,做到查漏补缺,这时可以说书本和日常笔记已经基本涵盖了所需掌握的知识点;第三步是在考前一到两个星期把所有的章节内容再次复习一遍,把自己认为的重点和特别复杂难记的名解、问答、公式和小的选择知识点记录在考前笔记本中,只写标题和书中页码,不写答案;第四步就是考试前一天的最后突击,只看考前笔记中的简要题录,再次强化记忆。
其实世上所有的困难障碍就像一把锁,都有一把适合它的钥匙,只要你坚定信念去寻找,不放弃,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会积累
三峡蓄水才能发电,人要厚积才能薄发。四年里的所有小假期,我都坚持用来自习,弥补平时因为社团活动而落下的功课;所有的寒暑假,我都用来志愿服务、科研训练和海外交流。每一门科目我都认真学习,每一次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每一个同学我都用心交往。转眼间,七年学业过半,如今回首,每一步前进、每一次努力真的没有白费,我真的收获了很多。由于我对医学专业的培养过程比较了解,所以接下来我从医学生的角度说一下我在专业学习上的认识。
对于一名本科医学专业新生,只有不断积累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方面的知识,才能理解人体构造;只有不断学好三理一化的知识,才能认识内外妇儿常见疾病的发生及发展道理;只有积累基础和临床知识,才能自信地和患者沟通,进而才有能力去思考祛除病魔的治疗方案,最终才能成为一名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理工科和文科专业的学习道理是相通的,不明白加减乘除,怎么进行推理计算;不记住方程式公式,怎么进行力学分析;不懂得单词拼写,怎么进行外语写作阅读?学习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有花才有果,过程决定成败。
2012年我有幸申请到莙政基金课题《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DISC1在新生小鼠脑中的表达》,跟从苏州大学神经研究所刘耀波教授和孙玉慧老师进行研究。在老师和各位师兄师姐的细心指导下,对照图谱,模拟练习小鼠幼年期和成年期中枢神经系统切片的制作、染色和观察;并且重点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新生小鼠脑中基因的表达。以下这几张图片是我的一些实验结果,在这里展示给同学们,希望能够让大家对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对科学研究产生些许兴趣。这是对照图谱,切片后染色的结果;PPT上展示的是小鼠出生后三天海马区染色,这是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小鼠脑中基因表达情况的结果。另外,在实验室里,任何一个小的操作都需要自己亲手尝试,不可以偷懒,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为自己创新的思维服务。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努力吧!趁着我们还年轻,不断充实丰富我们自己青春的魅力与实力;蓄势吧!为了我们将来有资本去薄发。
匆匆四年,转眼间大五的我,眺望着已经毕业工作的高中同学,遥望着已经娶妻生子的亲朋好友,心中或多或少有些憧憬,幸运的是还有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们陪我一起奋斗,一起坚持。回想走过的1700个日日夜夜,银行卡里累积增加了28300元的奖学金,荣获过40多项的各类荣誉,专业知识、社团活动、体育娱乐、志愿服务等样样力争上游……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艰辛,付出了很多努力,流下了很多汗水,但是也得到了硕果累累的收获,感慨之余,颇是欣慰。
大学亦人生,人生亦大学。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在我们的大学生涯中学人生,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学大学,本着自己的兴趣,带着一份快乐的心情,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很高兴也很幸运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我这四年来的经历和体会,同时我也希望,在两三年后的某天,在我的毕业之际,我能够去参加今天在座的某位学弟学妹的标兵宣讲。如果到时候你们觉得当年从是刘昊学长那儿得到的一些启发,鼓励自己一直坚持并最终获得成功,我将不胜荣幸。学弟学妹们,加油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