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知

发布时间:2025-05-31浏览次数:1051

苏州医学院各班级、团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共青团为党育人主责主业,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根据上级有关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杏林薪传践初心,仁心济世肯奋斗”

二、活动内容

1、活动主体:

      苏州医学院在籍本科生(以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为主)、研究生

2、总体原则:

    (1)聚焦为党育人。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主责主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2)把准活动定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把握青年学生认知特点、成长规律,提升实践育人工作成效。引导学生开展紧扣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学术实践和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重点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的主题实践。

(3)注重工作统筹。注重项目联动、品牌互动,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小我融入大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返家乡”“扬帆计划”“惠寒”社区青春行动等工作项目融合开展,形成实践育人工作合力。

(4)坚持求真务实。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突出实际导向,引导和推动青年学生将社会观察、感悟思考、调查研究等成果收获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

    (5)加强管理指导,严守安全底线。个人实践或者团队实践均可,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可以以学生组织、社团等为单位进行组队。每个申报团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5-20人,每个项目团队需邀请思政指导老师和专业指导老师,经过指导老师审批实践方案,做好安全预案,购买意外保险。如需申请组建团队请务必填写下方附件1和附件2,参与院内实践专题培训,服从学院统筹管理安排。开展活动前和过程中要充分研判部署,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

3、推荐主题:

个人层面

(1)岗位实习实践活动

要求:主动充分利用身边资源,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开展岗位体验、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了解企事业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加强自我专业认知,合理进行职业规划。特别地,针对医学生的专业特色,可以在家乡所在医院、卫生所等进行暑期见(实)习活动,促进自身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提高,加强所学理论联系实践的结合,更好地巩固学校所学知识。

(2)乡情民情考察活动

要求:主动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感悟家乡发展变化。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倡导文化宣传交流,学会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物产,讲好家乡生动故事。

(3)服务家乡建设活动。

要求:主动参与基层治理,聚焦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服务工作。立足所学专业,为乡村规划、艺术设计、文化传承等家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4)“创新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发展”科学研究活动

要求:根据科研项目的要求进行组队,假期内到相关实验室从事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将课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研究中,加强个人科学素养情怀的培养,以促进学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团队层面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和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贯通,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等内容,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

(2)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组织青年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场馆开展仪式教育、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

(3)中华文化传承团。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研学等实践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4)乡村振兴促进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乡村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科技支农以及卫生医疗、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等活动。鼓励通过在基层团组织兼职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

(5) 基层服务践行团。组织青年学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在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广泛开展科技推广、健康义诊、教育帮扶、法治宣讲、金融普及、环境保护、粮食节约等特色实践服务。

(6) 民族团结实践团。组织在其他地区学习的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学生就近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主题实践,组织其他地区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大国边疆 青春聚力”主题实践,组织民族地区学生到其他地区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生产劳动、政策宣讲、走访调研、结对交流等,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 党员志愿服务团。师生党员应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扎实开展以上(1)至(6)类别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坚定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让党旗飘扬在基层一线。在党员志愿服务团中,师生党员比例至少达到50%以上。

(8) “江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调研团。围绕“江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主题,充分挖掘江南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特色元素,重点探究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路及实现路径,并积极转化为视频、音频、歌曲、H5、漫画等不同形式的网络文化作品。

(9) “青年教师领航”实践团。以“行知中国、践悟使命”为主题,充分发挥青年教师专业特长和经验优势,通过青年教师领队、青年师生组队的方式深入开展社会实践,除以上(1)至(6)类别,还可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应用研究、技术咨询等产学研合作,推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针对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等开展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团队组成中青年教师比例至少要达到40%以上(其中,专任教师不少于30%)。

(10) “我为苏大代言”实践团。组织在校学生赴高中母校开展宣讲实践活动,讲好苏大故事,传播青春声音。实践活动以高中生的信息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高中时期的切身感受,有针对性地进行推介。通过讲解苏州大学宣传PPT,观看苏州大学宣传片,分享苏州大学图文资料,交流大学学习生活、高中学习经验、人生梦想和职业规划等,重点介绍苏州大学基本情况和高质量办学成效,鼓励更多优秀高中生报考苏州大学。

(11) 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团。结合地方学校专业特色开展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组织中外学生实践团队走进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社区、企业、园区等,参观展示场馆、走访典型人物、聆听改革故事、体验中华文化,接触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典型人物和生动案例。引导留学生深入体验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形成对中国国情较为全面深刻的认知。

三、工作要求

       1、提前谋划部署,打造多元格局

       学院将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周密部署,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成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同时学院会加强对团队的安全教育和保障,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高度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条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设立实践团队信息安全员,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坚持从实际出发、按规矩办事、大力整合资源,畅通校地衔接,不断凝练学院实践育人中的突出成效与亮点。

      2、积极组织动员,促进成果转化

       “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纳入课程化范围。要组织团队和学生积极参加“2025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等系列活动,努力推进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

       3、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范围

       做好典型选树宣传,将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案例,影响更广泛的青年学生。注重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果的宣传展示,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校园媒体特别是微信、微博新媒体,在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宣传推广,取得最大的育人实效和社会价值。

       加强媒体宣传,学生参与新浪微博#2025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话题讨论,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积极报名参加系列新闻投稿征集活动,及时将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进行展示、分享,投稿稿件投至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宣传专员刘翊(邮箱:yxbxwzx@163.com),由苏州医学院团委定期统一汇总至校团委。

       4、做好总结回顾,巩固实践成果

       9月,学院将举行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交流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学生分享医学生实践风采和特色成果,根据医学生个人或团队在系列媒体报道征集活动中被医学院团委、校团委、团省委、团中央采纳稿件数量和暑期社会实践的具体成果、媒体宣传等进行评优推荐,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

       四、团队报名

       请各团队填写附件1《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申请表》及附件2《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汇总表》,于6月6日17:00前提交至苏州医学院团委实践部邮箱:yxbtwsjb@163.com,邮件命名格式为:“xxx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登记”

 

联系人:

苏州医学院团委 郝德深老师

电话:65882513

苏州医学院团委实践部 杨聪聪同学 

QQ:2734345632

电话:18093472901

附件1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申请表.doc

附件2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汇总表.xlsx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团委

2025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