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帮助同学们积极乐观面对大学生活,达到“心理脱贫”,提升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素养。在医学院党政领导关心下,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协同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共同举办“流浪书信——悠悠未来途,纸短情长伴”活动。
本次活动于2月22日正式开始,分为信件投递阶段和书信返还阶段,于2月26日圆满结束。共收到纸质书信约100封,电子书信约130封。

为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力,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医学院青协与苏医心协的志愿者们在一期、二期食堂楼下宣传,耐心地为同学讲解本次活动的意义与细节。志愿者们鼓励同学们勇敢写下自己的心情、对未来的期许,并张贴在特制的心情留言板上;或是用不同的彩笔写上自己对某位同学的鼓励或是解答。“成功上岸”“学业顺利”“展望美好生活”“祝愿家人朋友快乐健康”……用笔墨书写出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如何学习编程”,一个个当下的困惑在留言板上得到解答;“寻找相同爱好的同学”,同学们通过这个途径找寻志同道合朋友。

2月26日活动正式开始,提交纸质书信的同学们将信纸带到摆摊地点。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装进信封,盖上特色定制邮戳,投递进时光邮箱。对于无法到达现场的同学们,我们提供了电子书信途径,同学们在网站上写下对未来自己的寄语,并在未来定时发送给同学们。信件上对新学年的展望与规划、对大学生活的回忆与感想、对自我的剖析等都暂时封存进了时光里,等待它们的主人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启封。
虽然寒风凌冽,但志愿者们依然恪尽职守。尽管处于复习阶段,但志愿者们仍然兢兢业业,及时解答同学们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全心全意帮助同学们排忧解难,将同学们的期望递入时光邮局。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体现了“肩负担当、奋勇向前”的青年精神。


心理学家詹姆斯・彭尼贝克在《书写的疗愈力量》写道:“表达内心感受,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的需求。把大脑中强烈的情绪体验转化为语言和语汇时,就会促进大脑帮助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我们要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可以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内心的孤独驱散,让人重获生命的美好。
本次活动的纸质书信将暂存于医学院青协办公室,待本学期期末再发还。本次活动效果良好。不仅响应学校开展情感教育的号召,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少同学反应通过写下的书信更加明确了自己新学期的目标,缓解了内心的焦虑与担忧,更加贴近内心真正的自己。
编写:华梓校 周澄溢
初审:周澄溢 宋鑫熺
终审:叶文涛
医学院学生新闻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