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日18时30分,由苏州大学医学部学工办、团委主办,苏州大学医学部学生科技协会、学生会承办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系列讲座第二期在公教楼302-2107正式拉开帷幕。
讲座伊始,主持人隆重介绍莅临本次讲座的主讲人董晨教授。董教授是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教授,目前研究方向是传染病流行病学和糖尿病流行病学,迄今已在中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有40余篇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被SCI收录。
董教授以“2003-2021成长的记忆——从非典到新冠”为主题,以传染病史为主线介绍中外科学家在发现和对抗传染病中所展现的研究精神。董教授先以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为例,激发同学们在探索学习方面的极大兴趣和科研方面的不竭热情。同时董教授还指出了一些在疫情爆发期间某些自媒体散布的一些不实信息,教导大家培养科研思维和提升科研素养的重要性。医学生除了需要精通专业知识,提高个人能力,更应当担负起传播健康知识、提升公民健康指数的重任。此外,董教授还直言道:流行病与传染病学的研究与人类健康日益密切,而人类面对疾病的防控与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更需要越来越多的医学生们了解科研、投身科研。

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就传染病的干预与防护以及疫苗的研发与选择提出了疑惑。面对各类问题,董教授耐心地一一作答,并鼓励同学们敏而好学、多加提问。提问过后董教授再次动员同学们不懈进取,投身科研,并祝愿同学们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感悟。同学们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至此,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系列讲座第二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董晨教授的演讲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相信经过这次讲座,同学们能够学习先贤们努力对抗流行病的精神,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并找到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效率。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行成于思,善于总结,不惧困难,为自己的科研之路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医学部学生新闻媒体中心
医学部学生科技协会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