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信州

发布时间:2015-03-18浏览次数:85

恍然回头,离开松本已经快要两月了,可当真正停下来回忆的时候,却都像是刚刚翻过的一页。就好像明天早晨当我醒来,仍然会看到洁白的天花板,然后带着洒在身上的稀薄阳光,裹在嗖嗖的冷风里走向医院……

115,当飞机稳稳地落在东京成田机场的跑道上,日本就在我的脑海里展开了画卷。些许阴沉的天气,面容和蔼的大叔举着歪歪扭扭的WANG字牌子在出口笑容可掬地扫视每一个旅客;

当抵达学校时已经天黑,MAKI老师还撑着伞站在路边候着我们,给我们每个人大大的拥抱:So nice to meet you;

当我第一次见到科室的所有医生,大家都笑着和我打招呼仿佛多年的老友:Hey, Mr Wang ! 然后每一个人都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和我说,要是有任何一点点觉得不适应,一定一定要告诉他们,他们会搞定。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样的感觉,直到有一天,尼日利亚的一个进修医生替我说出了这个词:hospitality.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是日本的方式。

关于实习

我从不怀疑日本人的严谨性,当然,从我拿到日程安排的那天起。周末负责游历,工作日负责实习。几乎每一天的安排都细致到小时。

至今仍然深深刻在我脑海里的,在医疗上,不在于设备多么先进,而在于认真。

完全没有预料到,在科室的第一天,我就被他们的工作震慑,从早到晚连续14小时的手术。在场所有医生,无人休息,无人吃饭,无人提前下班,守着病人到最后擦干净所有身上血迹,送到ICU,等着第一针血气分析结果没有异常。这是怎样的一帮人啊!就记得Dr.Joffert笑着问我,再来14小时怎样?虽然已经饿得动员到全身脂肪了,不过真的,只有到那时才知道,什么是震撼。

可想而知,在连续两天如此之后我也就默默地接受了这实习的命运。在日本首周。三天成功地在晚上11点以后离开科室,一天回去睡了一小时继续上班。但是,这甚至达不到平均工作强度。所有的住院医生,一部分主治医生,一周大概只有一至两天晚上有回家的机会,一个月只有两天左右休息时间。不那么容易,不是么。所以他们同样对得起那么高的报酬。只要选择了医生的行业,只有更辛苦。每天早上赶到科室时,总能看到头发乱乱,黑着眼圈,却两眼精神十足的一两个医生对着我傻笑:哦哈哟!也不止一次,在手术室看到没有上台,在台下学习或是整理病历的医生迷迷糊糊地就歪倒在地板上睡着。说日本认真,不为过。

而认真的点也体现在另一个侧面,这同时也是最让我头痛的:整个手术层面居然没有供休息的场所。工作就是工作。没有像国内一样有提供就餐点和饮水处。规整,洁净,柔和,却也不显得严酷而冰冷。有时能在麻醉机上看到护士剪出的一连串哆啦A梦或是类似的卡通人物。简简单单的白纸,没有涂鸦,就用胶布粘着,就这样,也能让我觉得,哪怕再忙,这真的就是自由的生活和工作。在医院内的小型超市周边,还可以看到类似水墨风格的一幅幅卡通画,装裱在墙上:晴天娃娃,麦兜……都是暖色系,医院的感觉很淡很淡。

本以为在日本交流会成问题,科室的医生却让我大吃一惊。每天清晨的交班一半英文一半日文。日文部分由各个医生轮流做英语同声传译以便交流学生和进修医生学习。每周一次年轻医生文献研读,从交流学生到医生,轮流朗读英文,再由负责医生做文献解读。严谨,国际。几乎每名医生与我们交流都没有障碍。更多的时候则是我们在向他们学习英文专业词汇。完全颠覆以前脑海中浮现出的日式英文的概念。我想这也是他们严谨的态度所能达到的高度。

再说起医患关系。也许是因为科室医生办公室和病人相距太远,并不感受到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有国内这么紧密。但是,一到查房,就能发现病人和医生互相之间相当尊重。医生和病人互相问候,弯着腰打招呼,互相弯腰几次道别。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任蹲在床边,单手扶着病床栏杆,平视着和病人聊天。这是我记得最为清楚场面。哪怕平时再怎么嘻嘻哈哈,或者严肃不苟言笑,在病人面前总是微笑,smile and smile

关于游历

刨去在医院一周五天的实习经历。在日本的记忆中还有一半是和同伴们一起度过的。中国河北的学妹,印尼的小伙子,法国的女生,日本的大叔,埃及和尼日利亚的进修医生……依然记得和一起的两个同伴每天晚上八九点在超市等着打折。和另一个中国女生合伙请印尼的小伙伴一起吃了一顿中餐,看着他把菜汤都喝干净,不停地说着“delicious”。也记得那个看着无比年轻的kenda,才医学院三年级,却已经30岁了,本科哲学毕业,在东京工作了两年又回到学校。想到那晚上我们四个人跑去KTV中英日三种语言的歌曲大杂烩。还有给医院病人开圣诞音乐会的医学院乐团。某个喜欢上法国交换女生的日本男孩。在医院忙虽忙,可总是时不时会有惊喜和故事点缀整个生活。更何况在不同的国家,有着太多东西让我好奇,需要自己去探索。

松本只是个不大的小城,从属于半郊区的学校到市中心步行也只需要20分钟。我们还真那么步行过,对着地图一帮人穿行在街道里,找路,看风景。不同于大都市,这儿少有高楼,两三层的典型日本民宅,带个小院子,所以到处都可以看到绿绿的植物,鲜艳到似乎要把颜色滴出来的小花,偶尔的枯叶。人并不多,不过大多都会对着你笑,或是点个头,嘴里极速地说出一串根本来不及听清的问候。确是端庄,甚至在日本待了一段时间,连我自己也见人就略微鞠躬。偶尔也会遇到拐弯的车辆。说起车,在日本,行人绝对是帝王级待遇。我从来没有遇到任何一辆车在行人面前不立刻停下等待的,从来没有。哪怕有一次,车已转了一半的弯,我们才恰好看到他,理所当然,我们等他转弯。他不动,我们也没动,傻站了半天,看到司机在车里一个劲地挥手让我们先行。就是这样安安静静礼礼貌貌的小城。

也凑了周末跑了一趟东京,也被MAKI老师带着到处兜风逛景尝特产。见到过东京中国人扎堆的商场,也见到过摩肩接踵的步行街。不论哪里,日本的人们总给我的感觉是恭谨,温和,年轻人活跃又偶尔搞怪,年长者稳重不失幽默。诚然,也遇到不少问题,但总有人愿意浪费一些自己的时间,多花一些气力为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甚至有很多时候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日本人才真的把儒家思想刻进了社会的版图,印入了每个人的心里。

这就是我所见到的日本,有着不少不适应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却给了我这个异乡人更多的惊喜和震撼。感激每一个遇到的伙伴,就像我在科室和大家做告别报告时所说的,我永远不会后悔在整个人生中有这么一段经历。

 

 

09临床医学(本硕连读)王晟昊

2015年2月